新股
12月6日新股上会动态:北交所第二大IPO项目,开发科技上会通过
2024-12-09 12:16  浏览:613

证券之星消息 北交所公开资料显示,12月6日,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开发科技”)上会通过,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拟登陆北交所,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有三点:

1.关于独立性。请发行人:(1)说明发行人业务、技术、人员、资产、财务是否独立于深科技,客户获取是否需经深科技审批或同意,是否有客户、供应商源自深科技情况。(2)说明深科技授权发行人独占使用商标的约定内容、费用支付等具体情况,发行人更换商标的商业考量及具体安排,发行人更换商标是否对发行人经营产生不利影响。(3)说明与武汉中原在集中器业务方面是否存在替代性、竞争性及利益冲突,对公司业务发展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2.关于收入真实性及业绩增长可持续性。请发行人:(1)说明2022 年、2023 年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境外客户交易金额大幅增长的合理性,通过服务商开展业务的必要性,向非直销客户销售的合理性,相关销售定价是否公允,与销售服务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利益输送。(2)说明外汇远期合约拟净交割金额占外币应收账款及外币合同金额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原因及合理性。(3)说明部分主要客户在接触当年或次年即获得大额订单的原因及合理性,获得订单程序是否合规,业绩增长是否可持续,是否存在业绩下滑风险。(4)结合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能力,说明主要销售国家或地区市场需求和市场稳定性、电表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期后在手订单情况等,业绩增长是否稳定可持续。

3.关于募投项目。请发行人:(1)结合销售区域及拟开拓区域内产品的更新换代情况、未来可预期范围内的市场容量等情况,说明是否存在过度投入或扩产的情况,募投项目新增产能能否有效消化,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相关风险披露是否充分。(2)结合流动资金周转情况、业绩变动趋势等,说明补充流动资金测算依据是否充分。

此外,上市委给出三点审议意见:

1.请发行人列示报告期内与前景无忧、开发香港等非直销客户及相关境外客户中前五大合同的主要条款及执行情况,说明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

2.请发行人对比分析成立以来出口信用保险投保金额与外销收入的配比关系,结合实际汇率、公司经营目标汇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参考汇率等因素对比分析发行人成立以来实际结售汇金额与外销收入、外汇远期合约净交割金额与外币应收账款的配比关系,说明 2023 年投保比例大幅度下降、实际结售汇金额占外销收入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外汇远期合约拟净交割金额占外币应收账款及外币合同金额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原因及合理性,与2023年收入及外销收入大幅度增加是否矛盾,是否存在透支业绩的情形。

3.请发行人结合公司货币资金拆出情况及期末结余情况,说明募投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部分的测算依据及合理性。

从主营业务来看:

开发科技由原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独立分拆而来,为上市公司深科技(000021)的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以全球智慧能源体系变革及双碳战略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装机为契机,以核心产品智能电表为起点,为客户提供涵盖电水气等多种能源、软硬件一体、适配各类通信技术的完整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从业绩来看:

2021年至2023年,开发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4.74亿元、17.9亿元、25.4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1.83亿元、4.87亿元。公司业绩在2023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7.18亿元、同比增长6.60%;归母净利润将达5.43亿元、同比增长11.63%。2024年业绩增速出现回落。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

开发科技此次拟发行3346.67万股,募资约10.17亿元,分别用于成都长城开发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3.42亿元)、成都长城开发智能计量产品研发中心改扩建项目(2.86亿元)、全球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8824.9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0亿元的募资额在北交所中格外罕见,开发科技也因此成为北交所第二大IPO项目(第一为兴洋科技,拟募资14.53亿元)。

风险提示方面,开发科技招股书中指出:

第一,境外市场经营风险。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公司出口业务已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至2024年1-6月,公司境外市场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96.90%、87.70%、82.27%及92.15%。

第二,客户集中度较高及与客户业务合作可持续性的风险。2021年至2024年1-6月,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的收入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3.87%、69.00%、55.85%及42.86%。公司的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系下游电力行业的特殊性。

第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集成电路、结构件、被动元器件、模块类、印刷电路板、继电器等,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报告期各期,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分别为84.09%、86.03%、86.58%和85.25%,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公司的营业成本,进而影响公司毛利率和营业利润。

此外,公司还提示了境内外市场开拓风险、对电力系统行业依赖的风险、核心原材料短缺风险、部分供应商与深科技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主要供应商重叠的风险、产品更新升级及技术水平落后的风险、汇率变动风险等多项风险因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