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共探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资本投资新篇章,第二届沪港创科金融论坛成功举办
2024-12-13 18:40  浏览:209

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引领下,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已成为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国际科技与金融中心,沪港两地优势互补,香港的国际化平台为内地企业连接全球市场,内地的科研资源与广阔市场也为香港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香港基金会及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强强联合,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沪港创科金融论坛”在香港成功举办。

大咖云集共探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资本投资机遇

本次论坛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资本投资机遇”为核心议题,汇聚沪港两地杰出学者、业界领袖及科技创新企业精英,共谋前沿科创领域的发展大计,探讨打通科技研发与产业落地间阻碍,以资本力量提效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迈向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兴浩,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会计学讲席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香港基金会董事程仕军,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创新)、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香港工程院院士赵汝恒,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香港大学教授、香港科创投资人、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陈冠华,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盛鑫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EED项目学术主任及执行主任、科创金融融合发展中心主任蒋展,香港科技园全球业务发展总监简依雯等来自海内外的科技精英、专家学者和产业领袖齐聚香江,共襄盛举。本次论坛由全国政协委员、凤凰财经金石财经主持人曾瀞漪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兴浩

蒋兴浩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以“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资本投资机遇”为主题,非常契合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的关切。蒋兴浩表示,当前国际局势变幻莫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争相抢占科技制高点。在此背景下,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他特别强调了沪港两地在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方面的紧密合作。沪港两地人文相亲、经济相融,都是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金融、科技、人才的集聚地,都在致力于打造全球的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香港的国际化资源和平台为内地企业提供了通往全球市场的桥梁,而内地强大的科研资源与广阔的产业市场,也将为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建设注入强劲的创新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会计学讲席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香港基金会董事程仕军

程仕军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展情况以及高金香港基金会主要工作。他表示,作为学院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高金香港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尤其是自沪港国际科创金融实验室成立一年以来,已经打造形成了产学研融通发展的“1+3”格局:“1”就是打造一个全球化的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3”是三个交流平台,即分享交流平台,研究平台,产业对接平台。未来,高金及香港基金会还将继续围绕这一布局,在现有基础上,引入更高层级参与者,聚焦实际需求开展学术和应用研究,以前瞻视角思考影响科创、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建好科创领域产学研融通生态体系和交流平台,为沪港两地,乃至国家创新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创新)、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香港工程院院士赵汝恒

在“沪港前沿科创成果转化与金融创新驱动”主旨分享环节上,赵汝恒以“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与知识共用的未来趋势”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上海是全国科技创新的核心枢纽,每年研发投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已形成强大的技术策源、转化和辐射能力。而香港作为国际化创新平台,近年来加大了研发经费投入,通过“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展望未来,赵汝恒认为,各方应充分利用资源互补和政策支持的优势,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设国际化的创新枢纽,对接海外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

在“合成创造未来——合成生物学带来的新机遇”主题分享上,樊春海表示,现在有理念认为,“生物制造未来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手段,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进行大规模的物质加工与转化。这一理念不仅模仿了自然界的先进生产方式,更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其关键词——绿色、低碳、可持续,无疑为当前全球面临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香港大学教授、香港科创投资人、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陈冠华

谈到“AI+量子化学:科技前沿与投资机遇”,陈冠华表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蒸汽机的应用带来第一次能源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领先,是油气的发现、应用,以及电的大规模应用;现在是第三次能源革命,可持续的能源,甚至包括核能,在这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了。

上海交通大学产研院院长盛鑫军

论坛期间,盛鑫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高校如何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对企业家的启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学校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建立专业的技转专员队伍、设立一站式服务等方式,为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盛鑫军表示,交大在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未来还将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于社会发展。他呼吁企业界积极与高校合作,共同挖掘硬科技早期项目的潜力,实现双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EED项目学术主任及执行主任、科创金融融合发展中心主任蒋展

谈到近年来并购市场持续升温的问题时,蒋展指出,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前并购市场的火热不仅源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更受到了政策层面的积极推动。她进一步解释道,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家对于并购市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国九条”、“并购六条”还是“科创版八条”政策,都明确提到了并购,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落地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仅鼓励、加强和促进并购市场的发展,更在审批流程、金融工具等方面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香港科技园全球业务发展总监简依雯

香港是如何推动创科的?简依雯认为,香港特区政府从2015年开始就在大力发展创科,现在已经投入超过2000亿港币在基建、生产、教育、环球合作和科创基金方面,并且还会持续投入下去。目前为止,有四个行业非常受关注:生命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先进科技,也都安排有不同的基金配套、政策配套去引进重点企业来港。

沪港两地科技成果联袂互动 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提供卓越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特别呈现了沪港两地项目路演环节,为两地联袂呈现了一场科技与智慧的盛宴。

紧密围绕实战应用与项目落地,以期推动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在沪港两地孵化、转化、落地。通过吸纳来自内地与香港的高成长性项目,为两地科创领军企业提供创新展示平台,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创新者、投资者及行业专家进行深度交流与互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及校友受邀项目横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及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赛道,而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受邀项目则多为顶尖的研究平台,涵盖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科技等赛道,汇聚了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知名教授领衔的研发中心。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能激发两地的高质量合作交流和创新发展,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还能有效推动资源互补与经济协同,为两地创造更多创新机遇。这充分展现了沪港合作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为全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资本投资合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关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香港基金会: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香港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11月,旨在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国际化发展战略,并推动香港、内地及全球其他地区的金融教育、市场研究和产业合作。基金会希望依托香港的地缘优势、以金融赋能连通各方合作资源,在全球范围打造“产、学、研” 深度融合新生态,与世界各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交流合作,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关键力量。未来,基金会将继续深化全球合作、聚焦前沿研究、优化资源对接、高效赋能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推动国家科技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香港基金会正以独特定位与卓越成果,为金融教育、产业发展与全球合作树立了新标杆。

关于沪港国际科创金融实验室:

2023年7月,沪港国际科创金融实验室依托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香港基金会在香港正式揭牌成立。实验室旨在深化与世界各地伙伴的交流合作,围绕以下四大发展目标提供服务:即服务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发展目标;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发展目标;服务上海交大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服务高金校友网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基金会通过构建科创金融合作网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创新模式,在双“供需链”关系中,发挥“连接器”的作用,提高赋能方与科创企业的供需配置效率,并高效连接各赋能方“节点”的能力和需求,形成网络、产生倍增效应。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已深入走访多个全球顶尖科技集群,与当地政府、科研机构、孵化平台、科技企业、产业协会等多方建立创新合作机制,探索长期产学研合作机遇,共建全球范围技术创新生态圈。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