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每经热评丨提升国企资本市场估值要靠企业家精神
2023-03-07 10:23  浏览:259

每经评论员 胥帅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国企和世界一流企业的价值差距也在于资本市场估值水平,长期以来,A股大小央企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这一现象确实是挺奇怪的。按照成熟市场的两种估值模型,一个是PEG(动态市盈率和利润增速比)投资体系,中国铁建(601186)2013年以来年均净利润增速是10%,但动态市盈率不到5倍(PEG小于1)。另一个是股息率投资指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3日,113家国企上市公司的股息率为4%以上,但和市值涨跌呈现弱关联。

尽管上市国企能通过资本市场回购、控股股东增持等方式“托”股价,但短期的市值管理行为很难解决创造价值和效率的深层问题。价值和效率需要懂市场的企业家群体,国企提升估值的根本是要靠他们的创新意识、超前眼光以及勇敢抉择。

笔者有三条建议,一是要建立长期激励制度,培育国企企业家的成长土壤。

长期激励是长期利润分配的贴现值,如果没有未来贴现值的预期,企业家很难有长期作为的动力。激励机制本质上是风险收益比的核算,风险是企业家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关键。如果没有匹配的风险收益,企业家不会产生带有冒险的创新行为。特别是在高端制造、高科技芯片、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周期长、风险高、产出高度不确定等特征,更要依靠企业家的创造力和胆识。

二是完善国企经营管理者的选拔任用机制及考核评价体系,要从专业的团队里选择专业的人才,同时依靠资本市场强化现代企业治理能力。

早期国企改革理论里有一种“变压器”说法,最初电压到终端电压的变压器越多,最终电压降幅就越大。中间的“变压器”是企业家对企业的关联程度,受制于非企业因素选拔的考量越多,输出电压就越低。国企企业家群体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是较为受认可的一位。宋志平大刀阔斧的系列改革,令中国建材重获新生,成为全球最大的建材企业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一直待在这家企业。A股注册制时代,在国有控股权不变的大前提之下,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分拆上市等多重股权架构加以捆绑,更容易让这类企业家留下来。

三是要留出容错空间,允许国企企业家们在创新中“犯错”,权力与责任的分布应尽可能对称。

很多时候,国企企业家并非是不作为,而是不敢作为。因为所有权委托代理的因素,国企企业家创新失败比民营企业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产业周期的切换上,部分国企企业家能预判出未来趋势,但碍于责任机制,不敢贸然决断。要增加微观企业活力,就需要为企业家“松绑”,划分企业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的边界。要知道无论民企还是国企,现实中的企业家都不是完人,不能求全苛责,而要精心呵护其成长。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