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上调、叫停,消费贷利率或迎重要变化
2025-03-30 17:21  浏览:910

3月29日,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从部分股份行、国有大行地方分行人士获悉: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

接到要求后的银行个贷工作人员已在行动,通过电话向此前已申请低于3%的消费贷的客户提醒,尽快提款。另有城商银行客户表示,自己获得的2.55%至2.78%的消费贷固定利率优惠券到期日截至3月31日。

消费贷利率4月起上调,3%以下产品或被叫停

3月29日,券商中国记者综合多个信源获悉,自2025年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统一上调至不低于3%,现存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可能被叫停。

券商中国记者从一家股份行华东某分行人士确认,该行个贷部人员周末紧急加班,通过电话或微信渠道向已申请3%利率以下消费贷款的客户提示:“未提款客户请于周一(3月31日)之前提款”。也有银行工作人员抓住最后“窗口期”进行营销,向资质较好的个体工商户发出通知,尽快于4月1日之前测试额度或提款。

华夏银行位于江苏省的一家分行工作人员在内部发布通知称:“接紧急通知,4月起将不再允许发放低定价消费贷款。总行已修改活动参数,所有利率低于3%的优惠券,有效期已调至3月31日,请务必做好客户解释工作,抓紧时间营销促提。”

另有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发布内部通知称,“总行及其他银行陆续接到监管的消费贷利率问询”,该人士提示“请各位同事及时通知各自客户测额或者提款工作”。

除了国有大行及股份行,也有城商行展开行动。一位金融消费者表示,自己的北京银行APP收到的优惠年化利率为2.55%、2.58%和2.78%不等的多张“京e贷”固定利率优惠券,即将过期,截至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公开资料显示,京e贷是北京银行推出的一款线上信贷产品,借款用途分为经营用途和消费用途。

银行消费贷卷至“地板价”

2025年以来,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众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3%以下消费贷产品,多家机构产品利率一再下调,个别银行产品利率低至2.4%,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至70个基点(BP)。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银行密集跟进政策举措,“松绑”相应消费贷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线下提款最高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达到7年。

具体来看,宁波银行通过优惠券叠加,利率低至2.49%。该行APP显示,消费贷利率优惠券每周三10点开启秒杀活动,包括2.8%固定利率优惠券、5折利息折扣券、90天免息券,参与“去提额”,额度平均提升1万元。具体利率上,消费贷利率根据每位客户资质等综合评定。

此外,近期招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针对旗下消费贷产品推出限时优惠券。其中,民生银行消费贷审批额度为30万至100万元,最新利率为2.65%;招商银行“闪电贷”通过发放利率券,部分客户利率低至2.58%。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一是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二是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

他还提醒,对消费者而言,申请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办理,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较低就随意申请,申请消费贷款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应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 ‘内卷式’竞争。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而应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金融管理部门应指导自律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规范。”董希淼表示。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