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策组合拳发力 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态势显现
2025-04-01 13:50  浏览:255

本报记者田鹏 张芗逸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行业的定调是“止跌回稳”。近期,叠加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落地显效,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呈现企稳迹象。

从最为直观的交易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2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10746万平方米,销售额为10259亿元,同比降幅较2024年全年分别收窄7.8和14.5个百分点。其中,重点城市表现尤为亮眼,例如,上海、深圳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分别增长28%、80%,杭州、宁波等强二线城市增幅超20%。

银河证券指出,政策刺激的延续性较强,楼市止跌回稳效果或将在二季度进一步显现,行业估值有望抬升。

政策精准定调

行业企稳有底气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核心目标,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通过“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等举措释放政策红利。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在2025年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中,房地产风险防范至关重要。因为房地产风险已对地方财政稳定、居民生活以及全社会消费和增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进入2025年,全国各地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出台楼市优化政策。例如,3月31日,南京市举行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满足居民各类住房置换需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南京住房限售政策取消,充分说明各地积极落实“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的政策精神,亦说明二季度购房相关政策将持续宽松,为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此外,从供给端来看,政府同样发力,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旨在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增强市场韧性。例如,广州、深圳等城市加速城中村改造,预计2025年新增改造规模超100万套,进一步释放结构性需求。

由此不难看出,各地政策紧密围绕“稳楼市”核心目标,从供需两端精准发力,多管齐下推动房地产市场早日实现全面、稳固的止跌回稳。银河证券发布研报指出,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的发布,一线城市迅速放开限购、下调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房地产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有效需求得以释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地产产业链有望加速回暖。

利好加速显现

市场回暖有信心

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护航,房地产行业利好信号正加速释放,销售端边际改善,投资端降幅收窄,为市场注入积极活力。

从销售端来看,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各项政策作用下,重点城市销售改善明显。从国家统计局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销售情况看,前两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3%和7.1%。

从房屋施工、新开工和竣工面积数据来看,房屋施工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两项数据有明显改善,而新开工面积指标跌幅较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至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059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21351万平方米,下降9.7%。房屋新开工面积6614万平方米,下降29.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821万平方米,下降28.9%。房屋竣工面积8764万平方米,下降15.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328万平方米,下降17.7%。

到位资金指标也在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至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5577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国内贷款2954亿元,下降6.1%;利用外资1亿元,下降90.6%;自筹资金5233亿元,下降2.1%;定金及预收款4577亿元,下降0.9%;个人按揭贷款1945亿元,下降11.7%。

在严跃进看来,今年是房企金融端持续优化的重要一年。包括融资协调机制、各类专项债等都为房企的资金改善创造了基础。而类似购房首付款和房贷等,指标改善也是积极的,为房企回笼资金创造了较好条件。特别是专项债发债工作持续推进,未来相关资金有望进入房企账户,这也会更好地改善房企资金状况。

品质持续升级

模式转型有目标

事实上,在政策托底与市场回暖的双重驱动下,房地产行业正加速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通过产品迭代、模式创新和服务升级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在这一过程中,房企既是政策传导的关键枢纽,也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力量。诸多房企纷纷围绕“高品质居住需求”展开全方位战略升级。例如,万科“璞拾系”西安项目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能耗,从而实现年碳排放减少40%,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节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房地产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展望未来,行业专家指出,进入房地产行业发展后半程,单纯依靠硬件设施堆砌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房地产企业需构建“产品力+服务力+运营力”三维竞争力。

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赵正挺表示,对于房企而言,一是契合政策导向,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发建设。二是满足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品质提升和差异化设计,如在户型设计上增加多功能空间,社区规划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降耗,通过设计、建造、运行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实现房屋建造精细化、功能完善化、性能优良化、需求个性化、服务便利化。

(编辑 李波)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