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止步“三连跌”。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4月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至此,国内成品油零售价结束了此前的连续三次下调。
从本次调整来看,据卓创资讯测算,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上调约0.18元、0.19元、0.19元。待本次调价落地后,私家车单次加满一箱50L的92号汽油将多花约9元。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361元左右。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孟鹏表示,清明节假期即将到来,预计外出自驾旅行人次将明显增多,本次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后,车主的用油成本将会有所增加,建议在今晚调价落实前去加油,减少出行成本。
从本轮计价周期来看,即便市场对原油需求预期较为低迷,即国际能源署最新下调2025年石油需求增长预估7万桶/日至103万桶/日,并将全球原油过剩幅度上调15万桶/日至60万桶/日,但国际油价仍走出较为明显的震荡上行趋势。
谈及近期国际油价的走高,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调价周期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了国际油价的上涨。展开来看,该负责人指出,一是美国发布第四轮对伊朗制裁措施、同时表示将对委内瑞拉石油进口国征收25%的关税,后期两国原油出口下降风险加大。二是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三是“欧佩克+”实施新的补偿减产计划,一定程度将削弱其增产影响。以布伦特原油期货为例,本轮调价周期内,其价格从每桶约70美元升至75美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长期来看,国际油价仍存下行压力;但短期内,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地缘政治局势动荡等因素叠加影响,国际油价将呈宽幅波动走势。
(编辑 才山丹)